7月30日上午,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院)在總部一層大廳召開了“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聞發布會”。修龍院長強調:積極探索股份化,既是中國院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院推動“資本”與“技術”、“資本”與“創新”有效融合,創新企業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修龍
新聞發布會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書記黃宏祥主持,他首先介紹了出席發布會的領導、嘉賓以及媒體,并代表中國院及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兩家企業領導班子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是由中國院作為主發起人,聯合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及北京航天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共同發起設立的,經國務院批準,于2014年6月30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27.08億元。其中,中國院以其全部骨干企業、資質和主營業務注入集團公司,持有集團公司85%股份,為集團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電建、中國能建、航天產業基金以現金方式出資,分別持有集團公司總股本的5.44%、3.89%和5.67%。隨后,在黃宏祥總裁的主持下,集團公司股東代表及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團隊成員一一與大家見面。揭牌儀式環節,國資委監事會穆占英主席、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王素卿理事長與中國院、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共同展開由傅熹年院士親筆題寫的“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書法卷軸。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書記 黃宏祥
股東代表
董事會、監事會領導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團隊
揭牌儀式
發布會上,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修龍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的成立既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戰略部署和落實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整體改制上市工作要求的具體行動,又是中國院積極探索股份化的重要實踐,標志著中國院進入了企業深化改革發展的歷史新階段。他簡要回顧并盤點了中國院作為國家建設排頭兵和科研體制改革探路者、作為以科技進步引領行業發展的推動者、作為中國高端服務企業走出去的引領者的光輝歷程和雄厚實力,表示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將承繼中國院60多年的歷史積淀,同時整合三家股東在電力和能源建設領域的資源優勢及在工程建設與資本運作方面的技術優勢,從三個方面進行全新的探索:一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根本,以科技為支撐,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為中心,探索市場型、服務型、科技型企業轉型發展的新模式;二是以設計為龍頭,以科技為支撐,探索通過市場化、平臺化、社會化的體制激勵科技創新,強化科技服務經濟發展,促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徑;三是依托已有的國際化平臺,探索中國高端服務型企業在同一平臺、同一機制上與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技的新機制。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王素卿理事長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的成立,她認為:這是中國勘察設計行業勇擔時代重任、深化改革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國院把改革的實力轉化成了發展的動力,把改革的愿景轉化成了發展的成果,已經成為中國勘察設計行業企業以改革促發展的一個縮影和中國勘察設計行業企業以改革促發展的一面旗幟。她對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的未來發展寄予了殷切期望。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理事長 王素卿
國務院國資委、住建部相關司局領導,行業協會、兄弟單位、戰略伙伴及中介機構代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新社、人民網等近20家國內主流媒體記者,中國院離退休老領導、子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集團總部職能部門人員共計150余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會后,與會媒體對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主要領導進行了深入采訪,發布會簡樸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