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勝方案——濱海片區海洋視角鳥瞰圖
(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11月29日,由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牽頭單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院”)、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 LLP(貝聿銘建筑事務所)組成的聯合體在“東方市濱海片區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征集”中脫穎而出,獲得優勝。南京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Guallart Architects SL\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體分別獲優良方案。同時入圍的還有英國查普門泰勒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戴德梁行房地產顧問(深圳)有限公司聯合體、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意大利MCA建筑事務所聯合體。
評審委員專家合影
本次終期評審會邀請到7位國內規劃設計領域知名專家,與市委書記田麗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長豐組成方案評審委員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李曉江擔任本次評委主席;市委書記田麗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長豐,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周儉,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筑師沈 迪,北京市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 郭繼孚,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谑腥舜蟪墙üの瘑T付海濤等8人擔任評委委員。
優勝方案以“花園港城,東方夢境”為核心,提出“海陸共生生態之城、多元融合活力之城、宜居宜游水韻之城、人本品質步行之城、肌理延續復興之城”五大理念,塑造面向未來自貿港城發展的現代城市空間形象。
優勝方案——城市設計效果圖
(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海陸共生生態之城”將海岸與濕地生態作為城市綠色本底空間,構建“一心、一帶、多廊、多斑塊”的可持續藍綠生態系統,通過12條高等級綠廊將生態與城市連接,打通解放路和西湖濕地的聯系廊道。重點打造西湖濕地復合生態系統,在保障濕地雨洪調蓄基本功能的同時,改造濕地基底,恢復水文條件和植物群落結構,保障濕地水質達到地表IV類目標,實現場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服務價值的提升,生態環境狀況EI指數從51提升至58,生態環境狀況等級從一般變為良好。
優勝方案——燈塔休閑公園效果圖
(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多元融合活力之城”構建臨港經濟、自貿服務、文旅休閑三大主題功能體系。營造激情海岸活力軸帶,從南至北依次布局時尚商業、自貿商務、旅游服務、休閑度假四個組團。通過濕地綠軸串接生態、商業、文化三個社區和愛之島休閑片區,以港鐵文脈鏈接歷史文化要素,由此形成“一帶、兩脈、三島、五片”的群島型城市活力結構。組團內部集成商業、商務、居住、度假等多種功能空間,統籌5類175種業態形式形成項目庫,帶動商、文、綠、居、游等活力空間綜合發展。
優勝方案——西湖濕地公園鳥瞰效果圖
(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宜居宜游水韻之城”以水為脈串聯城市功能空間,海洋、濕地、運河三種水體形態根據建筑特征布局。海洋從單一原生海岸拓展為集游艇碼頭、漁港、親海景觀、生態沙灘于一體的綜合岸線。濕地水面設計為串珠狀島嶼形態,中心湖面景觀視野開闊。將運河引入城市內部,增加40余處親水平臺,商業建筑與水體融合布局,化水系分隔為公共活力連接紐帶。
“人本品質步行之城”采用人性化尺度組織步行優先城市,以150m*150m小尺度組織街區網格,優化公共空間界面比例。通過鐵路文化休閑走廊、燈塔活力公園、濱海休閑步道等步行節點為濱海片區創造多樣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間,提高城市品質。
優勝方案——海岸落日景觀效果圖
(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肌理延續復興之城”以場地現狀肌理為基礎,融合有機更新理念,循序漸進建設城市空間,保持場地文脈的延續性。保留瓊西村魚骨狀聚居形態,逐步更新為現代生態社區。鐵路文化公園充分利用現有維修廠、機車及其外部空間,形成體驗式博物館、機車展覽園等特色場景。設計將場地文化要素融入建筑空間,塑造可參與的景觀群落。
優勝方案——自貿商務島效果圖
(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方案競賽:優勝方案設計單位: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牽頭單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院”)、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 LLP(貝聿銘建筑事務所)聯合體
總設計師:楊一帆(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趙萬民(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趙萬民工作室)、蔣朝暉(中國院)、貝禮中(貝聿銘建筑事務所)主要設計人員:趙竹君、束方勇、王華、崔仁圓、馮淼、張文、丁偉、谷陽、張文婷、王玉敏、李云燕、劉超、趙煒瑋等
合作團隊:北京正和恒基濱水生態環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東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