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十年;玉樹,你好!
十年前,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自治州遭遇7.1級強震。劫后余生的人們,從廢墟中走出來,面對的,是亟需重建的家園。
今天舉國馳援武漢,十年前舉國馳援玉樹,同樣的悲壯,同樣的驕傲。
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重建團隊,先后來到這海拔4000米的高原,和玉樹人一起,讓美麗的雪域之鄉重新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地方。這其中,就有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的設計師、工程師們。
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先后完成了玉樹康巴藝術中心、玉樹康巴風情商街、玉樹結古鎮濱水景觀、玉樹太陽湖假日酒店等援建、新建工程。今天,我們和他們一起,回顧那段歷程,展望玉樹美好的未來。
“玉樹不倒,玉樹加油”。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足跡,留下了作品,在缺氧不缺精神的環境中迎來了玉樹重生。十年,玉樹根深葉茂,欣欣向榮。特別欣慰的是,當年的建設者并不是簡單的災后重建,而是傾注了心血還玉樹以特色,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精心打造每一項工程,體現出總體規劃的前瞻性。在高原,在民族地區造福百姓,樹立了典范?!?中國院顧問總建筑師 劉燕輝
我們對地域文化的由衷喜愛和尊重,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在設計階段去學習藏文化、藏族的城市、藏族建筑和自然之間的關系。要保護環境不能開采太多石材,而且大量的運輸很困難。所以我們主動放棄了奢華的材料、裝修?!?中國工程院院士 崔愷
矗立于扎曲河畔的玉樹康巴藝術中心
康巴藝術中心匯集了原玉樹州的劇場、劇團、文化館和讀書館等多種功能。設計從尊重城市文脈的角度出發,總體布局自由松散但錯落有致,強調與塔爾寺、唐蕃古道商業街、格薩爾廣場等周邊城市元素的對位呼應。
穿過云層雪山,我們飛機降落的地方有好幾個名字。
一是玉樹。2010年4月14日玉樹地震,這是個讓全國人民牽掛的名字。二是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高山雪水滋潤的牧場,這是個讓旅行者們向往的名字。三是結古鎮。藏語中的“貨物集散地”,在藏族人的心里,這是個貿易重鎮的名字。初識結古鎮的時候它是個大工地,道路泥濘,塔吊遍布,辨不出它原來的模樣?!?建筑師 關飛
一組白色的建筑群落,背依著山脈,尺度明顯小于周邊新建筑
建筑的密度上與傳統城市肌理相吻合,步行街道的尺度也盡力與唐蕃古道商業街相協調。平面布局力圖通過再現院落空間的組合體現傳統藏式建筑的空間精神。
康巴藝術中心的廣場成為居民們的舞臺
建筑體現臺地特征,在體量上也逐層遞減?;诘驮靸r的考慮,通過沿襲傳統藏式建筑豐富的色彩形成豐富的視覺效果。
康巴藝術中心是一個開放的聚落。為了讓它得到更好的使用,我們還為建筑做了使用說明書,做成了網頁,盡量樸素些,清晰、直觀,讓不認字的人也能夠用它。—— 中國工程院院士 崔愷
沿河道展開的康巴風情商街
兩條河流交匯處的濱水商業街區,在縣城內有著獨特的商業價值。為適合當地居民使用,建筑兼具商鋪和住宅的功能,設計中細致考慮到每戶的需求,建造出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
根據106戶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居住單元的概念。方案一定要經過老百姓認可才能繼續下去。我們把各戶的方案詳細告知他們,再挨家挨戶請他們親自確認位置和形狀,按上手印。由于我們細致耐心的工作和努力,當地居民在態度上有了根本的轉變,從一開始的不信任,到后來都非常認可擁護我們?!?建筑師 宋波
風情街和沿河景觀帶,成為小鎮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間之一
商業街的建筑體量各異,融入了多種建筑元素,形成下部完整上部豐富的外觀特點。濱水區則為前商后住,商業與住宅的建筑形式有明顯區別,每個地塊都帶有各自獨立的建筑特色。
到達玉樹后,刻滿經文的瑪尼石,山上飄揚的彩色經幡與虔誠朝圣的藏民都讓我感受到了另一種文化和信仰的力量,文成公主的故事也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在我看來,景觀的主角不是設計,而是在這里發生過的故事。于是我將綿延的山峰、流淌的河流進行抽象處理,梳理成一個“劇本”,在康巴風情街的序列中娓娓道來?!?景觀設計師 劉環
我們上去時條件非常艱苦,七八個人同擠在一間板房內,高原反應比較嚴重,有人甚至出現過生命危險。每次去時都要測血壓、心跳、含氧量等。白天現場設計和實地踏勘,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2點多才回來,體力和精力常常嚴重的透支。幾個人一起現場做方案,擇優評比,持續了6天?!?建筑師 宋波
大山下的新藏院,玉樹太陽湖假日酒店
整體造型高低錯落,布局上采用傳統的院落圍合式,合理設置酒店的各種流線和功能;形式上提取康巴藏文化中的曼陀羅元素,運用了藏族傳統的艷麗色彩。
我們很幸運,有機會參與玉樹的重建工作;
我們也充滿希望,祝愿玉樹人的生活越來越好,擁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