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委托,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標準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的《公共租賃住房設計指南(送審稿)》(以下簡稱“指南”)于2020年5月27日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了送審稿審查會。
國內領先
專家組一致認為:指南是國家層面首部關于公共租賃房設計方面的指導文件,在借鑒國外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發展經驗的同時,以調研為基礎,摸清國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現狀,關注群眾反映的問題,客觀面對各地在地域氣候、技術支撐、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科學編制,具有實用性、系統性和先進性,為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指南創新性提出了以質量和性能為導向的技術體系和設計解決方案,統一建設標準,指導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公共租賃住房的規劃設計,推動了公共租賃住房高質量發展,填補了國內空白,總體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有關處室負責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梁俊強副主任、牽頭單位以及中社科(北京)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經緯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南京安居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參編單位約3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梁俊強副主任就指南編制的來源、目的以及意義等做了說明,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劉東衛就編制過程、編制原則以及成果的創新性做了介紹。審查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趙華主持,會上宣布成立了以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則森為專家組組長、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筑院院長趙鈿為專家組副組長的審查會專家組。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伍止超做了編制情況工作匯報。審查會專家組聽取了編制組的工作匯報,并經過質詢和認真討論得到了如上結果。
編制背景&調研過程
十二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全國各地積極發展公租房,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18年底,3700多萬困難群眾住進公租房,累計近2200萬困難群眾領取公租房租賃補貼。公租房保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公租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部分大中城市公租房保障需求量大,在規劃建設與供給方面也存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居民和新市民住房問題。為更好發揮住房保障在解決群眾住房問題,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開展了全國保障性住房設計經驗摸底工作。
先后征集到了17個城市有關保障性住房設計和質量水平的經驗做法,并于2019年3月、4月、6月分別赴南京、杭州、成都、西安、北京5個城市開展了實地調研。
走訪了20個保障房項目,與當地有關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等部門共170余人進行了座談,對各地保障性住房相關政策、技術規范、建筑設計、建設管理、運行質量、使用群體的滿意度和需求等情況進行了系統化梳理,總結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形成下階段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目標。
該指南的編制積極應對了公租房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進行充分地實地調研的基礎下,結合各地經濟社會情況,因地制宜,兼具實用性和先進性,為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提供了系統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