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我國當前住宅建設所面臨的生命安全健康、生活環境保障的問題進行了解析,從住宅建筑的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的建筑技術角度,對普遍存在的建筑硬件衛生防疫性能不足、居住安全保障技術缺失、應急改造的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進行了反思,借鑒國內外住宅建設技術經驗與成果,闡述了建設以生活宜居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區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急需統籌推進關于住宅建筑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的體系建設,通過制定頂層設計、完善技術標準、提高住宅設計與施工性能質量水平、推動住宅部品與建筑產業化、加強使用檢修與智慧運維技術等措施,進一步提高住宅建筑的綜合性能與產品供給質量水平,從而全面推動健康安全的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
作者 劉東衛
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得者。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設計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產業化分會副會長,中國建筑學會適老化建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住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前沿視角?抗疫方略】
---未來,「理想家」會是什么樣子? 住宅建設又會面臨怎樣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課題”?
---思索,「致病宅」之住宅建筑的健康風險與危害因素、曾經的城市居住環境的惡化 ? 居住衛生條件對健康安全的影響、公共健康與住房的運動 ? 霍亂和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全球性環境污染、致病建筑與致病住宅、室內化學物質與室內空氣課題;SARS病毒感染事件與香港“疫廈”致病、新冠病毒感染案例與“疫樓”致病情況、住宅建筑設計 ? 建筑部品 ? 設備設施 ? 室內環境 ? 維護檢修等問題。
---探尋,未來的生活價值與居住意義、未來新住宅之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的生活環境的建設、去把握相關的未來社會發展問題、建設發展的趨勢和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方向。
01 住宅建設所面臨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的問題
「瞻前思后」
二戰之前,隨著社會和文明的發展,人們對住宅和居住環境的認識水平也不斷提高。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特別是城市的急劇膨脹和居住環境的惡化,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住宅區過度擁擠、用水安全等居住衛生條件對居住生活質量的影響。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期大規模地改善公共健康和住房運動,就是通過改進城區供水系統、衛生設備和空氣流通設施,改善過度擁擠的住房狀況,大大減少了霍亂和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二戰之后,人們反思大規模建設之后出現的衛生防疫與安全健康問題。由于“致病建筑”與“致病住宅”大量爆發,室內空氣品質相關的致病建筑物綜合癥(SBS)、建筑物關聯癥(BRI)和室內化學物質過敏癥(MCS)三種建筑與住宅疾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關注。致病住宅(Sick House )引起的疾病是發生在住宅建筑中一種對人體健康的急性影響,是由于建筑物的運維、密封性過強與通風等方面建筑物設計和室內空氣或污染物等問題有關。尤其是生活時間長、具有感染風險的致病住宅 (Sick House )引起的疾病危險性案例不斷增多,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討論了人口、資源和人居環境問題,呼吁人們對環境污染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國際上從可持續發展建設出發,針對城鄉人居環境及其公共健康安全課題,將居住健康安全問題列入決策發展目標,通過創建有利于健康安全的支持性環境,保障居民生活的宜居質量,滿足居民的衛生需求和提高衛生服務的能力等方面,以提高居民的健康安全水平。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疫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及時作出防控部署,有關部門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科學有序地指導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必須有針對性地進一步加強防控對策,科學有效地落實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保障的綜合性防控措施。居住小區與住宅建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是阻斷疫情蔓延擴散的重中之重。
居住小區的居住建筑密集、人口集中、人際交往頻繁,存在著疫情防控的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雖然世衛組織和國家衛健委對居家提出了住宅空間與通風、衛生與污染物等軟硬件兩方面的基本感染預防建議和控制措施,但由于傳統住宅建設對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的客觀認識不足,不僅存在著住宅衛生防疫的系統性居住安全保障技術措施缺失等現實瓶頸,而且在硬件方面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也存在短板。
住宅建設不僅要思考如何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等類似突發疫情防控的新課題,更要深刻地看到快速發展的住區規劃與住宅建設,在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存在著居住環境污染等致病因素,我們要進一步反思面向未來的城鄉居住環境建設所肩負的使命,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促進社會的發展,提升與促進居住者的健康安全水平。
當前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住宅建設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保障問題,對于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和戰略意義。未來住宅建設應以生活宜居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環境發展為主導思想,以推動健康宜居生活、優化健康宜居服務、完善健康宜居保障、建設健康宜居環境、發展健康宜居產業為重點,把生活宜居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環境理念融入規劃建設與管理全過程,促進住宅建設與人民健康安全宜居生活協調發展。
02 住宅建筑的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的思考
「溫故知新」
2003年“非典”期間,受SARS病毒影響的香港淘大花園住宅區暴發了329人感染、被稱為最嚴重“疫廈”的住宅建筑感染致病事件。既從蔓延中的疫情給住宅防控帶來深刻教訓,也揭示了可消除或降低住宅環境中的健康風險因素相關硬件措施與技術的重要作用。
調查結果證明,其居住衛生條件在疾病傳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同時也指出了居住環境衛生條件、住宅設計、建筑部品、設備設施的排水管與地漏、浴室門與排氣扇、室內環境性能質量以及后期維護檢修等方面,存在非常多直接或間接的相關問題。
據當前報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案例,全國各地住宅中居家感染的家庭疫情病例數量較多,北京市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住宅區內多個住戶出現病例,但彼此之間沒有關聯的情況,香港和廣州也分別出現同一棟樓不同樓層用戶相繼感染新冠肺炎的情況,專家推測可能存在不明傳染源,其病毒可能通過共用電梯或者排污管道傳播而致使疫情蔓延擴大。
居住環境與住宅建筑硬件及防疫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由此可能引發的交叉感染問題更是受到極大關注。傳染性病毒疫情在住區中的傳染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可通過住宅建筑硬件實施病毒傳播阻斷、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控制等技術措施和體系,提高住宅建筑的衛生防疫性能,從而降低病毒傳播機會或避免傳染性病毒疫情的發生。
香港淘大花園住宅小區
香港淘大花園E座的疫情傳播主要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居住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我國城鄉住宅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為本的住宅建筑衛生防疫、居住健康安全保障和建筑部品產業化技術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制約我國社會經濟與建設進一步發展的因素,來自于對相關各方面問題的認知高度和重視程度不足,尤其是住宅建筑的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系統研究和關鍵技術有待提高。
我國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居住區建設和住宅建筑的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保障的建設理念有待進一步提高,有關生命健康安全標準與技術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居住區環境建設的生活宜居為本的健康安全性不足,滿足住宅衛生防疫優良性能要求的設備設施有待進一步補足,居住健康安全重點領域和難點問題的科研有待進一步加強。
住宅建筑的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保障問題,應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傳統思路,應從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出發,結合我國高品質住宅建設的緊迫要求,關注全球性人類健康狀況與人居生存安全環境的重大課題,建設以生活宜居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區。
首先是轉變觀念,切實樹立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為本的住宅建設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的意識;第二是頂層設計,全面推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城鄉人居環境建設;第三是抓住重點,集中力量先行解決住宅建筑中關系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突出問題;第四是加大投入,著力提高住宅建筑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的部品產業化水平;第五是技術創新,推動住宅建筑的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的技術攻關。
03 走向新住宅:建設居住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的生活環境的建議
「行成于思」
20世紀中期以來,建設健康安全的人居環境成為人們追求的共同目標,世界發達國家住宅建設實行了住宅品質與性能建設為中心的技術政策和促進制度,注重在住宅建筑健康安全保障技術方面進行研發,推動了具有衛生防疫優良性能的新產品、新體系、新部品與新技術的開發、推廣和普及,推動了住宅建設的轉型升級。世界發達國家對健康安全建材開發也非常重視,規定了一些健康安全建材的性能標準,對其材料開始推行標志認證,推動新型健康安全建材的產業發展。
以住宅建設位居世界先進水平的日本優良部品技術為例,其通過建立優良部品認定制度,既推動了住宅產業和住宅部品的發展,又確保住宅的設計建造質量和室內性能。日本整體浴室因其性能優越已在普通的住宅中廣泛使用,住宅普遍使用先進的戶式新風換氣與空氣消毒部品技術,衛生間與浴室使用獨立式橫向排氣部品及其單戶并聯同層系統化的、且具有維修更換性能的建筑填充體排水部品等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性能保障的集成技術。研究借鑒日本居住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的建設經驗,對我國未來住宅建設可持續發展大有裨益。
日本SI住宅的長壽化、維護檢修體系
日本健康安全住宅性能集成技術與排水體系
我國當前住宅開發建設總體來看仍然處于從數量到質量建設的轉型發展階段,住宅建筑大多較強調室內外的外在表象,但對其住宅建筑內在的性能與部品品質重視不足。就現狀而言,具有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性能的優良部品,是我國住宅建設的落后領域,長久以來我國住宅廚衛部品體系的短板始終沒有很好補上,在集成技術與整體設備各方面都遠遠落后,這也是導致我國住宅缺乏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日本并聯獨戶式同層排水部品系統
日本室內新風消毒部品系統
面向未來的住宅建設應按照新時代高質量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健康安全性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與人民切實需求,以居住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的生活環境建設為根本,全面制定并實施住宅建筑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方面的對策,其對策既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相協調,也要滿足住宅建筑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方面的系統性要求。
? 全面構建生活居住安全健康的政策與制度保障體系。為促進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提供重要支撐,統籌國家和行業綜合性制度與政策及其居住區生活應急性防災防疫體系建設、住宅建筑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的體系建設。
? 加快完善居住衛生防疫與安全健康的技術標準。提升居住區規劃、住宅建筑標準規范中新風與排氣、防霉與滅菌、潔污與干濕分離等衛生防疫與安全健康的技術規定,在住宅開發建設、設計建造和使用維護的建筑全壽命中落實衛生、防疫、安全與健康的性能要求。
? 整體提高以居住性能為基礎的規劃設計與施工質量安全和產品供給質量水平。著力營造以生活宜居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區,充實社區衛生與健康相關公共配套和公共空間的體系化建設,提高住宅建筑、結構和設備設施等專業化設計水平,提高其生產與施工及裝修等環節的科技集成應用水平,在滿足安全健康人居環境的高品質需求的同時,提高住宅產品的供給質量。
? 重點推動優良部品產業以及建筑產業化技術。建立住宅建筑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的部品保障體系, 重點進行住宅優良部品開發與認證技術工作,對高品質衛生防疫的室內空氣新風凈化 、 廚衛與衛生器具和設備設施的關鍵部品進行重點突破。
? 大力加強居住建筑使用檢修技術研發與智慧運維技術能力提升。聚焦住宅建筑后期檢修維護方面的薄弱問題與技術難點,研發住宅建筑排水管線等檢修技術,解決既有住宅建筑衛生防控的技術盲點,并研發其維修與更新技術和相關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