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2022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文兵校長、學位委員會崔愷主席、集團人力資源部樊志學主任,學位委員會委員、導師和畢業生出席了學位授予儀式。2022屆共有趙志陽、蔡昆洋、萬鑫、欒明宇、關宇鑫、趙晨伊6名研究生順利畢業,并被授予工學碩士學位。

崔愷主席肯定了研究生在過去三年付出的努力,以及研究生們積極參與中國院生產實踐并從中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崔愷主席強調,今天的建筑學跟20年前不太一樣,房地產熱潮已過,國家的發展進入了轉型期,中國還有大量的建筑和城市更新方面的問題需要研究、改善和提升;希望同學們調整心態,堅定自己的事業方向,在中國院這樣一個優秀的平臺上踏實工作、施展才華,為中國院的發展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崔愷院士寄語畢業生
· 校長的囑托 ·
文兵校長對導師們辛勤的付出表示感謝,對同學們順利完成學業表示祝賀。他號召年輕人勇于擔當、努力作為、挺身而出,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積極投入到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之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要求同學們具備同理心,與團隊、甲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希望大家保持開放性,主動擁抱時代與行業的變化,不斷學習,不斷尋求突破和迭代,為行業和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血液,貢獻新力量。

▲ 文兵校長鼓勵畢業生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 我們畢業生想說 ·
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的三年學習經歷是極為充實而精彩的,期間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課程學習既讓我收獲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多元的研讀視角,也為我此后的學術研究與設計實踐建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而院內大量的建筑實踐、專業交流以及不勝枚舉的設計論壇、設計展覽等等又為我們提供了無比難得的實踐平臺、無比充實的學習氛圍。從己亥金秋到壬寅盛夏,在此短暫而美好的時光中還遇到了很多良師益友,同時也承蒙院內外各位前輩、同仁的熱心指導與幫助,深感幸運,不勝感激。

一封證書見證奮斗時光
二層小樓充滿沁脾書香
三年時光堅毅青蔥臉龐
六位摯友揚帆再度啟航
大院回望唯記感激惆悵
小家已遠思念永存心房
——蔡昆洋

研究生三年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寶貴時光,我有幸接觸到了耐心指導我專業技能的汪恒導師,有幸在向往已久的清華大學中學習知識,有幸跟伙伴們一起游歷北京城,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中國院是不可多得的學習平臺,院里開展的各類學術活動都緊跟國內外最前沿的建筑設計趨勢,大家學習理論的同時參與實踐;修煉自身的同時投入社會,這是學識與閱歷的雙重進步?;厥走^去,展望未來,我總結為:來時滿懷希望,去時滿懷希望。 ——欒明宇

在大院及工作室三年的學習時光,充實豐富,從未虛度。何其有幸,能夠跟隨自己崇拜的人做自己熱愛的事。感謝溫潤如玉、山峙淵渟的恩師李興鋼教授!感謝誘掖后進、傾囊相授的前輩們!感謝肝膽相照、并肩同行的伙伴們!感謝每一位指引著我、幫助過我的人!這一路上的相遇相知相伴,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珍藏。最后,祝愿朋友們前程似錦,一路繁花! ——萬鑫

在中國院學習的這三年見證了我的成長,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值此畢業之際,衷心感謝中國院對我的培養,感謝我的導師曹曉昕在我讀研期間的嚴格要求與耐心指導,傳授我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嚴謹的設計思維。還要感謝工作室的各位哥哥姐姐們對我工作上的指導與生活上的關心,使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中國院的研究生培養相對而言比較“小而精”,我在讀研這三年中不僅收獲了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各種學術活動直接與設計一線的建筑師進行交流與學習,感受到中國院在“產學研”結合方面的優勢。碩士的學習生涯已經結束,而人生的路還很長,我會懷著感恩、拼搏、珍惜的心繼續前行。 ——關宇鑫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是我人生中的寶貴經歷,感謝中國院提供的珍貴的學習實踐平臺,感謝三年來不斷給予我指導與幫助的張祺老師,感謝陪伴在我身邊的家人朋友們,未來的更多時光里,我會懷著這些珍貴的回憶繼續努力。短短幾行文字難以成為三年時光的注腳,何其有幸,感謝相逢。
四十載辦學碩果累累,繼往開來再譜新章。中國院將繼續秉承優良傳統、努力培養出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優秀人才,為中國城鄉建設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