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很小的學校,每年只有幾名畢業生;這又是一座有著良好傳承的學校,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是建筑設計行業唯一由企業興辦的研究生教育。
2021年的畢業季,又有6位碩士研究生從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畢業,走上新的人生旅程。
點擊視頻,了解畢業生的
三年收獲,三年成長
7月20日上午,2021屆碩士研究生的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舉行。文兵校長的囑托,崔愷院士的寄語,還有傅熹年院士,趙冠謙、李興鋼、汪恒、王力軍、劉東衛、楊海宇、徐磊等研究生導師的殷殷期盼,馬??偨浝淼淖8?,都給這6名畢業生的研究生經歷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院士的寄語:
“ 祝賀2021年畢業的6名同學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取得了碩士學位。中國院是民用建筑領域中特別重要的企業,是一代一代專家學者、建筑師、工程師搭建起來的,是有相同理念和追求的一代一代人匯集起來的大船。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會因為自己是中國院人而自豪。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工作當中,能夠想到今天開始擔負的這種責任,現在走出一個‘小學?!?,今后進入一個‘大學堂’,學習一輩子,努力一輩子?!?/strong>
—— 崔 愷
校長的囑托:
“我想對同學們提出三點期望。第一是創新。近些年,行業內部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建筑的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已是大勢所趨,工程項目組織的形式也在不斷創新。希望大家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順勢而為,充分發揮年輕人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的特點,擁抱這個變化,適應這個變化,為行業和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血液,貢獻新的力量。
第二是作為。大家畢業之時,恰逢我們建黨百年,而且習總書記在20天前宣告我們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這是你們的榮耀,也是歷史賦予你們的責任。當前,國家仍然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有很多發揮我們作用的地方,不管是一帶一路、京津冀、粵港澳、長江經濟帶,還是冬奧會等,都有很多機會。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希望大家主動擔當,積極地投入到這些國之大事中去,為我們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三是祝福。衷心地祝愿同學們今后工作、生活一切順利,用自己踏實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在各自的領域和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 文 兵
我們畢業生想說:
三年研究生時光匆匆易逝,每一步前進都離不開領導、老師們的關愛、指導,離不開家人們的牽掛,離不開同學、朋友們的關心、幫助。我們的茁壯成長更離不開中國院提供的優越的產學研平臺。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我一直銘記在心,同學們的歡聲笑語至今縈繞耳邊。
感謝中國院這個平臺,令我在研究生階段有良師益友同行,專業和生活都受益匪淺。三年前,這里是我研究生的起點,今天,這里是我職業生涯的起點,今后作為一名員工,我會更加飽含熱情,積極努力,不斷向前!
三年在中國院的學習生活倏忽而過,最后這段時間才察覺到了自己在這之中逐漸累積的成長與改變,感慨三年里各種寶貴的際遇,感恩給我巨大指引的導師和一直陪伴的家人和朋友們。這次畢業不似從前,帶來更多的不再是離愁別緒,而是對未來的期待。慶幸未來仍有老師同學并肩作戰,希望下個階段仍滿懷赤子之心,滿懷希望,所向披靡!
感謝三年來給予我幫助和指導的張祺老師,您對事業的堅定、熱情、踏實、嚴謹是我應一輩子去學習的精神品質。感謝中國院給予我們的學習平臺和實踐機會,讓我們能向上伸展,懷抱更遼闊的視野,也向下有根,腳踩更堅實的土地。感謝更多聆聽過、學習過、交流過的優秀的人,你們是遠方的星火,也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與目標。在即將踏入職業道路的更多個三年里,希望自己還能抱有熱愛、熱血、熱情,做真實而向上的人,做樸實而實際的事。再接再厲,堅持理想,向點點星光靠近。
研究生的時光不知不覺走到了盡頭?;厥走^去,仿佛看到那個初次站在中國院大門口的我,懵懂而又憧憬。在這三年的人生道路上,感謝劉燕輝導師對我的指導和鼓勵,感謝工作室的各位師兄師姐對我的幫助,感謝所有支持我的朋友,這些都是我最寶貴的回憶??v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愿此去繁花似錦,再相逢依舊如故
在中國院以及大器建筑設計工作室的三年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時光,這里不僅是學校、圖書館、傳道解惑的地方,對我而言更像一個親切的大家庭。與導師、同事、以及周圍哥哥姐姐們的相處,讓我收獲歸屬感。工作室、球場、模型室、這些場所中留下的記憶碎片共同交織成抹不去的記憶地圖。最后,感謝在研究生三年遇到的所有人!
歡迎更多有志于建筑事業的青年學子
報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