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一線守初心 開拓創新擔使命——記中國市政華北院
“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劉龍志
他是一名有著2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始終奮戰在急難險重的一線;他是一名有著15年從業經驗的給排水專業設計師,多年來,他一心撲在設計事業中,主持過的各類咨詢設計項目多次獲得國家、省部級榮譽,是新時代“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守護者;他更是一名80后,一位給了孩子承諾卻時常無法兌現的父親。他就是中國市政華北院第二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劉龍志,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劉龍志榮獲“中央企業勞動模范”稱號,用他的赤膽忠誠和錚錚誓言,踐行和堅守著自已的初心和使命。
2004年12月,劉龍志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畢業,隨后進入華北院從事市政給排水設計工作。參加工作以來,他共主持完成了60余項市政環保設計項目,其中污水處理項目總規模累計達450萬噸/日,多個項目在行業內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極高知名度。此外,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隨行業發展步伐,在“一帶一路”、海綿城市、流域水環境治理等新的領域屢創佳績。辛勤耕耘灑汗水,換得花香枝滿頭。他先后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天津市青年崗位能手”、“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2017年被推薦當選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不畏艱辛挑重任
劉龍志是單位同事和同行們公認的“拼命三郎”,勇擔重任,敢打硬仗苦仗。2010年,年僅29歲的他便負責了在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提標遷建項目,項目近期規模達55萬噸/日,是國內規模最大、標準最高、功能最全的污水處理項目之一,總投資超過50億元。由于項目內容十分復雜,涉及相關部門眾多,前期調研工作量巨大,在長達一年的論證工作中,他經常是白天調研現場,與各部門溝通交流,晚上通宵達旦修改報告,繁忙的時候經常睡在辦公室,期間百余次向專家和主管部門匯報工作成果,最終圓滿完成了前期論證工作,為后續設計工作和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項目于2013年底順利投產運行,為天津生態環保建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4年7月,他首次作為海外項目負責人承擔了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工業園區—“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一期市政基礎設施項目,該工業園是中白兩國政府間最重要的經貿合作項目,受到兩國政府和領導人的高度關注。接到任務后,他帶領兩國工作團隊長期駐扎項目現場,克服了語言不通、經驗空白、溝通不暢、標準不同、專業繁多、工期緊張等一系列困難,僅半年時間就高效完成了設計任務,保證了項目的按時開工。項目建設期間,他頻繁往返于兩國之間,及時解決施工過程的技術問題,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2015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對建設中的工業園進行了考察,他本人也受到了兩國元首的接見。這個項目的成功執行極大提升了本單位在“一帶一路”國際項目中的競爭優勢,也為中國企業在當地及周邊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形象。
創新引領求突破
劉龍志一直以打造精品工程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工作中注重細節,精益求精,但同時敢于突破傳統,注重創新引領,在多個重要項目上提出了多項自主創新的工藝技術,并成功應用到實際工程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行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在津沽污水處理廠設計中,他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采用了自主創新的“改進多級AO工藝”,該工藝具有節地、節能、處理效率高和抗沖擊能力強等優點,目前已成為國內高標準污水處理廠主流工藝,另一項自主創新的“兩段式初沉污泥水解工藝”理念先進,每年可節省運行成本500萬元以上,這一低碳環保的工藝具有很強的引領示范作用,成為目前行業內的熱點研究工藝。
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國家大力推行海綿城市建設和全流域系統治理,這是我國新時期治水思路和城市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劉龍志主動突破自身專業限制,快速學習掌握了相關專業知識,并迅速組建設計團隊,承攬了多個大型海綿城市建設和流域治理項目。在玉溪市海綿城市項目中,他提出“1+N”創新建設模式,統統籌城市各類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補齊市政基礎設施短板,為國內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示范。此外,項目團隊還成功應用了自主研發的海綿介質土、模塊化調蓄池、RTC控制技術等一系列新型的技術和產品,并推廣到了國內其它多個城市,產生良好的效益。
基于玉溪等項目的經驗,他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海綿城市指標論轉為方法論”、“增量思維向存量思維轉變”、“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一站式技術服務”等多個新穎的觀點,獲得了各方認同和共鳴,為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了貢獻。
無私奉獻勇擔當
劉龍志在工作中甘于奉獻,顧全大局,對事業有著極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舍小家,為大家”的事跡在他身上不勝枚舉。
2011年,在津沽污水處理廠前期論證期間,由于長時間承受巨大壓力和缺乏睡眠,他患上了由免疫功能紊亂引發的關節疼痛疾病,頻繁遭受劇痛,但他始終咬牙堅持,一刻也沒離開過工作崗位,這一病癥至今也未徹底消除。
2014年6月,在接到中白工業園的項目任務后,他立即帶領團隊飛往白俄羅斯開展工作,此時他孩子剛出生10多天,而這一離別便是3個月,此后一年內他累計有近7個月時間留在白俄羅斯。
2015年以后,由于主動投入到海綿城市、流域水環境治理領域,他比以往任何收時候更忙了,出差次數也直線上升,僅2017年,他飛行近150次,在外地出差天數超過300天。在玉溪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中,他帶領近30人的團隊扎住玉溪一年半時間,扎實開展現場調研、現場設計和施工配合工作,給行業內留下了“鐵軍”形象。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在過去,劉龍志一直用這句話鞭策和激勵自己;而如今,他仍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他的團隊一道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奮進的道路永無止境,他也將用信仰之光照亮前進的路,踐行共產黨員無悔的誓言。